作者:陕师大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添加时间: 2015-02-16 21:08:45内容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读图,回答1-25题四个时段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丙、乙、丁2、丁时期人
D.高度较低
11、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12、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13、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13-37题。
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厍分别是( )。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14、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⑥
15、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5-39题。
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16、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17、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17-41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18、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19、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20、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1、2011年12月10日出现了月全食,月全食全程持续了将近6个小时,我国几乎所有地区
都能看到这一天象。完成21-45题。
当月全食现象发生时,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观察月全食的正确方法是( )。
A.用裸眼直接观看
B.用普通太阳镜做滤光片
C.用唱片做滤光片
D.用专业铝膜覆盖的聚酯塑料作滤光片
23、发生月全食这一天,杭州( )。
A.可能观看到钱塘江大潮
B.一年太阳高度角最大
C.“满觉陇”的桂花已经飘香
D.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
24、下图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24-48题。
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5、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简述地理教育学研究的任务都有哪些。
27、简述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8、阅读下面初中课堂《辽阔的疆域》中“国土辽阔”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教师: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准备个礼物,拍个短片。老师主要
想突出一个字“大”,体现我国疆域之大。老师邀请同学们当一次导演,请结合课本4—5页文字内容、“中国疆域示意图”“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图”和“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睁开你们的火眼金睛。在资料中找寻出能体现我国之大的有效信息,为我们的制作提供素材!
教师设置“我当测量家”“我当探险家”“我当小法官”三个游戏,小组选择活动,合作设计活动方案并实施探究,然后着重从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会等几方面进行展示交流。
活动一:我当测量家
通过找出中国疆域四至点,结合比例尺测量和计算我国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然后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歌诀帮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我当探险家
探险小组将组员分为红队和蓝队,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蓝队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和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教师归纳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描画陆上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活动三:我当小法官
展示“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片,判断“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和“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是真是假。教师和学生相互鼓励、评价。
(1)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游戏法,请你简要评价这一方法。(10分)
(2)选择该教师所采用的某一游戏,就其使用是否得当进行简要评述。(10分)
29、阅读下面高中课堂教学导入片段,回答问题。
某地理教师在讲述“热力环流”时,这样导入新课:
“同学们,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也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今天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这就是我们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1)请就这堂课的导入方式予以评述。(10分)
(2)地理课的导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0分)
----------------------------------------------------------------------------------------
---------------------------------------------------------------------------------------- 手机随身带,信息随时掌,备考随时学 大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随时为您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服务】 1)每日发布最新公告动态信息 2)每日一练,不间断学习 3)精彩活动第一时间掌握 4)交流互动趣味多多 大德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目的是为广大学员服务的平台,让广大学员随时随地了解政策信息,随时随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