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内容摘要: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C。②牧野之战④秦朝灭亡2 答案:D。门第高低3 答案B。①管仲④黄宗羲4 答案C。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③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④体现了中5 答案:B。破旧图新不够彻底6 答案:D。掠夺和侵略中国7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②牧野之战④秦朝灭亡
2.答案:D。门第高低
3.答案B。①管仲④黄宗羲
4.答案C。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③主要目的是“富国强兵”④体现了“中
5.答案:B。破旧图新不够彻底
6.答案:D。掠夺和侵略中国
7.答案:D。劳工主义的胜利
8.答案:B。①冲破了“两个凡是”束缚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9.答案:B。①佛教④阿拉伯数字
10.答案D。③四大发明传入欧洲④伊斯兰教广泛传播
11.答案A。①文艺复兴②科学革命③启蒙运动
12.答案C资本主义的扩展
13.答案A。①拓展中国市场③列强在华利益均沾
14.答案:B。凯未尔革命
15.答案:A。①天山山脉
16.答案:A。甲区域
17.答案:B。②
18.答案:C。③
19.答案:D。③港口众多海运发达④气候湿
20.答案:D。雪山青稞奶茶香
21.答案:C。逐水草而居
22.答案:A。①地形②气候
23.答案:D。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24.答案:C。凯洛夫教学模式
25.答案:A。秧田型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26.参考答案
(1)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汉代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将匈奴驱逐出西域地区;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和都护校尉等官职,安排戍卒驻守;设置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对西域进行行政管理;安置内附的北匈奴人口。
(3)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密切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各项联系,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与贸易往来;西域地区的丰富物产传入内地,中原的凿井、冶铁、纺织等先进技术传入西域地区,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促进西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7.参考答案
(1)该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不完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本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时,仅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缺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容是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图示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明确古埃及的自然环境与文明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各项文明成果,增强对其他国家古代文明的认识。教学目标的陈述缺乏全面性、层次性和主体性。
(2)该教师在知识梳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将古代埃及的自然地理与文明形成单独进行梳理,人为地割裂了自然地理环境与古代埃及文明之间的密切联系,不能实现《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相关教学目标。
三、教学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8分)
28.参考答案
(1)甲同学的回答不够全面,经纬度的回答没有具体到是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第二问的回答只涉及了石油资源,没有提及西亚作为亚欧两大洲路上交通要冲的重要地位;乙同学的回答不够准确,第一问的回答有错误,根据利雅得和杭州的经纬度可判断,利雅得在杭州西南方向,第二问的回答应抓住西亚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其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进行作答。
(2)①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和图例相结合。让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知识,而不是只看到知识的一个方面;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方面的表述状况,并能及时对学生的表述状况进行评价和回馈。
29.参考答案
(1)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存在的知识错误:秦朝的建立时间晚于春秋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成都平原,而不在关中。
(2)题目暂缺,敬请期待。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0.参考答案
(1)①单选题: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较大 B.数量丰富
C.分布均匀 D.人均占有量较多
②简答题:根据材料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
(2)小组讨论方案:
①确定讨论题目:我国资源的数量特点;我国煤炭、油气资源与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是否一致;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②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讨论上述题目。
③各组派代表发言,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