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陕师大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添加时间: 2016-04-23 16:11:22内容摘要: 第一章 教育观 考点归纳 1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考点归纳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重点提示
一、素质教育
1999年6月13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该《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正在经历着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第三次创新。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素质教育的概念
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作出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3.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它更重视对人的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文化素质,因为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做人。因为良好的素质可以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人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
(3)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事、学会明辨各种是非。
(4)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4.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体性;
(2)基础性;
(3)发展性;
(4)全面性;
(5)未来性。
5.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想实现创新,必须以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和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二、幼儿园素质教育
1.幼儿教育的概念
幼儿教育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与教育相似,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其他幼儿教育机构教育。
2.幼儿园素质教育的特点
(1)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寻求教育对策和教育方法。
(2)使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把幼儿园办成人人讲道德、处处见精神的家园,开启智慧、丰富知识的学园,提高体质、增强体魄的乐园。
(3)要加强对幼儿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3.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
(1)重视素质教育,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2)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
①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要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心中有目标,时时有教育。
③面向全体,因人施教。
(3)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幼儿综合能力
①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
②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
③重视幼儿的智力开发。
三、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1.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1)生活化;
(2)游戏化;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潜在性。
2.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教育对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极其重要;
(2)幼儿教育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3)幼儿教育有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效的核心观念。教育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论,支配教育的实施;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影响教育的行为。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界提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后,“素质教育”一词就多次被写进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中,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语言。
首先,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其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再次,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最后,素质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和以大众教育为本位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016-04-20
2016-05-04
2015-06-25
2015-06-25
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