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陕师大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心
添加时间: 2016-05-14 14:17:40内容摘要: 第三节 课外活动 命题点1:课外活动概述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
命题点1:课外活动概述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这里应注意的是,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我们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学生指导,但参加与否,决定权在学生,不具有强制性。
命题点2: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在课外活动中,由于不受学科课程标准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接触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这样,不仅能拓宽已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能扩大视野,增长新知识。
课外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同伴间合作互助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发展个性,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按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的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I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活动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它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三)培养能力,发挥特长
课外活动多数是以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为主。整个活动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运用知识并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各种实际工作能力。
(四)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多的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完成的。但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行为实践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通过在课外活动中接触的实际的人和事,学生能得到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上的感染,教育效果也更有效。
命题点3:课外活动的特点
(一)自愿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符合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指导他们参加适宜的活动。
(二)灵活多样性
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具有灵活多样性,课外活动的内容不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是以参加者的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确定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它的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
(三)自主性、实践性
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实践性。富有成效的课外活动,大多是学生在教师和有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自主开展的。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那些经由教师辅导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运用到实践当中来验证它的科学性,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命题点4: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一些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访问、宣传、游览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二)学科活动
这是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可以分学科组成不同的小组,如数学活动小组、语文活动小组等;也可以依据某一专题成立小组,如以化学实验为专题的小组,以会话为专题的外语小组。各小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一步学习、理解、掌握学科知识。
(三)科技活动
这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活动。如举办科技讲座,参观游览,成立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园艺小组等,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等“五小活动”,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的本领,并在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
(四)文学艺术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艺的爱好和发展学生文艺方面的才能。如组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论、参观展览等,还可以成立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小组。不同形式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五)体育活动
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他们的体质,训练他们的运动技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尽可能满足体育爱好者的需要,及早发现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
(六)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掌握生产劳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素质。
(七)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范围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自觉的读书活动。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及时接触和吸收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命题点5: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教育活动
群众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活动的规模常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数较多,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对活跃学校生活、创造某种气氛和一定的声势有很大的作用。群众性活动的方式有集会活动,竞赛活动,参观、访问、游览和调查,文体活动,墙报和黑板报,社会公益劳动和主题系列活动等。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小组活动以自愿组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课外活动小组大致分为学科小组、劳动技术小组、文艺小组和体育小组等。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
(三)个别活动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校外单独进行的活动。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集体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才能单独进行。个人活动能充分发展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命题点6: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学校教学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课外活动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每项活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防止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同时,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计划之中。在具体开展活动时应有周密的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课外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参加活动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强调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让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寓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使活动本身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乐于参加各项课外活动。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学生集体和个人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活动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应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活动的条件。
命题点7: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步骤:
①选题(目标、发展计划、现实情况、学校计划安排);
②制定活动计划;
③活动实施与总结。
2015-06-25
2015-06-25
2015-06-25
2015-06-25
201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