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06 17:43:44 编缉:师大创程教育
4、 态度观点题
第一步:辨别题型。态度观点题实际上关键在于考核考生把握文段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重在理解。常见的问法有“通过这段话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作者支持的观点是”、“作者认为××××有无道理”、“作者认为××××是否正确”、“作者对××××的态度是”、“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与文章作者态度不符合的是”、“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等等。
第二步:解题思路。有时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与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很有可能文中的主题句就是作者的态度、观点以及对某事的评价。一些题目与意图推断题的考查要点吻合,要求考生把握作者观点的同时就是在寻找作者说话的目的和意图。不过这类题型还是非常有特色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明确观点。(2)隐含观点。(3)没有观点。(4)杂糅观点。
第三步:针对上述4种类型题选择答案。
例4.网络不只发现问题,有时它还扮演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提供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相对于各种监督管理的机制,网络的监督能力已经超出了超前的态势。似乎许多问题的端倪,总是先暴露在网络之上,然后才会被深究,继而解决处理。对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的监督固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作用,但这绝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下正常的监督问责途径,也不应当成为一种主流的监督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原有监督机制的应有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法制社会不能主要依靠网络进行有效监督
B. 网络相对于其他监督机制具有更为超前的监管能力
C. 网络监督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D. 当今社会的一条重要监督途径是网络监督
答案:A.【大德解析】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段是分总结构,后半部分强调“网络不应该是一个社会的主要监督方式,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充分发挥原有的监督机制的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5、词语理解题。
第一步:辨别题型。在提问中通常有部分词语或语句用双引号标注,要求考生对这部分词语或语句加以理解。通常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对文中划线部分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某加点的词语可以理解为……”“对某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对某某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某几个词指的是”等等。
第二步:解题思路。
(1) 普通词语,不选字面含义。
(2) 若词语后面有一些标点,如“:”;“、”“——”“( )”等,上述标点均为对名词语的解释说明,答案就在此。
(3) 代词,遵循就近替换原则。
第三步:选择答案。
例5..我国家庭的小型化特点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所以必须有社会化的服务为养老提供支持。为此,政府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从事居家养老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养老服务的热点、养老服务的求助系统和救援系统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这段文字中“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指的是:
A.多方参与的社会化居家养老系统 B.政府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养老系统
C.个人自办的居家养老场所 D.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资源共享的养老院
答案:A.【大德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文段中“也就是说”引导的句子前后意思一致。前文是由“同时”引导的并列关系,总结可知本题答案为D选项。
6、代词指代题
第一步、辨别题型。提问方式一般为,文中“这些;他们;前者;它”指的是什么?
第二步、答题思路。
①定位原文
②就近原则+逻辑意思
第三步、选择正确选项。
例6、无论如何,《现代儒学论》能在中国内地引起欢呼,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这至少说明“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已不再是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并且范围也绝不仅限于知识分子层面。从国家之间横向来看,这的确是个迟到的文化现象,但从中国自身纵向来看,它的到来又并不为晚。
最后一句中“它”指代的是( )。
A.我们看到《现代儒学论》能在中国内地引起欢呼的现象
B.“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突破时间、范围且获得发展
C.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
D.知识分子间的探究
答案:B【大德解析】本题为代词指代题。文段中最后一句“这的确是个迟到的文化现象,但从中国自身纵向来看,它的到来又并不为晚”的“这”与“它”是同源指代,表示的是同一种事物,因此,指代的内容应该在“这”之前的一句,即“关心形而下”的学术探究已不再是明清之际的地下舆论,并且范围也绝不仅限于知识分子层面。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责任编辑 : 大德教育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师大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