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辽宁省沈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下载文件-下载任务管理
2.内容:
从网上同时下载多个文件时,怎样才能做到在有效监控下有条不紊地快速进行呢?利用下载工具软件强大的多任务管理功能,即可以实现多而不乱地快速下载。
本课任务:用“网际快车”下载多首歌曲,并管理下载任务。
第一步:建立下载任务。利用“网际快车”下载歌曲,
第二步:增加下载任务。依次将其余要下载歌曲的链接地址拖动到悬浮窗,可以快速添加下载任务,如图:图1。
图1
第三步:浏览监看下载进程。双击任务栏中的“”图标查看下载进程。如图:图2。
第四步:管理下载任务。在下载任务管理器窗口中,可以利用“任务”菜单或常用工具栏按钮,方便地对下载的任务进行停止、开始、删除等管理。如图:图3。
下载工具软件种类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了高效地下载资料,我们应在下载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在多次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下载的经验和技巧,让下载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练一练:在下载文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网络断线、机器死机、突然断电等原因,下载被意外中断;或者因为文件太大,有限的时间内没有下载完毕,而不得不中止下载进程……试一试,如何实现“断点续传”?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涉及操作,进行演示即可。
答辩题目1.除了“网际快车”还有哪些常用下载工具?
2.什么叫做断点续传?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节晚会上演唱的一首《吉祥三宝》,我们都很喜欢,听说演唱者布仁巴雅尔他们一家又出版了一张新专辑,在网上提供了其中部分歌曲供下载,我想把喜欢的几首歌曲同时都下载下来,怎么办?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用上节课学习的“网际快车”下载。
教师继续:上节课学习了用“网际快车”下载一个文件的方法,如何同时下载多个文件?
——引入新课——下载任务管理
(二)新课讲授
本课任务:用“网际快车”同时下载多个歌曲,并会对下载任务进行管理。
教师讲解:利用下载工具软件强大的多任务管理功能,即可以实现多而不乱地快速下载。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操作,完成后,教师提问学生总结主要操作步骤:
第一步:建立下载任务。利用“网际快车”下载歌曲。
第二步:增加下载任务。
第三步:浏览监看下载进程。
教师提问:如何增加下载任务?引导学生回顾教师的操作:依次将其余要下载歌曲的链接地址拖动到悬浮窗,可以快速添加下载任务。在弹出的“添加新的下载任务”对话框中设置链接地址和其他下载参数(如路径和线程数)。
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参照教师的方法,同时下载多个歌曲。
学生练习下载,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完成后,教师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下载方法。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提问:如何监看下载进程?学生思考回答:双击任务栏中的“”图标查看下载进程。教师讲解管理下载任务:在下载任务管理器窗口中,可以利用“任务”菜单或常用工具栏按钮,方便地对下载的任务进行停止、开始、删除等管理。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点击操作,熟悉任务菜单和工具栏按钮。并让学生自己继续通过网际快车下载多个歌曲,并对下载的文件进行停止、开始、删除等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指出学生易错点。
教师总结: 下载工具软件种类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了高效地下载资料,我们应在下载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在多次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下载的经验和技巧,让下载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三)巩固提高
在下载文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网络断线、机器死机、突然断电等原因,下载被意外中断;或者因为文件太大,有限的时间内没有下载完毕,而不得不中止下载进程……试一试,如何实现“断点续传”?
(在“已下载”中,右击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继续下载”)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说使用下载工具怎样下载多个文件,怎样进行管理。
作业:回家用下载工具批量下载自己需要的软件。
【板书设计】
下载文件-下载任务管理
1.建立下载任务(右击下载链接)
2.增加下载任务(拖动)
3.浏览监看下载进程
4.管理下载任务(停止、开始、删除等)
三、答辩题目及解析
1.除了“网际快车”还有哪些常用下载工具?
【参考答案】
1.迅雷:更高的连通率、更好的控制策略、更低的资源占用。
2.比特彗星:完全免费的BT下载软件,支持断点续传和边下载,边播的放下载管理软件。
3.电驴:免费下载和分享资源,具有丰富的影音、游戏等资源。
4.比特精灵:免费下载和分享资源,具有丰富的影音、游戏等资源。
2.什么叫做断点续传。
【参考答案】
FTP(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客户端软件断点续传指的是在下载或上传时,将下载或上传任务(一个文件或一个压缩包)人为的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采用一个线程进行上传或下载,如果碰到网络故障,可以从已经上传或下载的部分开始继续上传下载未完成的部分,而没有必要从头开始上传下载。用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速度。
初中信息技术《搜索信息》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山东省菏泽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搜索信息
2.内容:
实践: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火星上有水吗?”
“流行歌坛最近有何动向?最近的新歌排行榜是什么情况?”
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资料呢?下面,先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认识搜索引擎的特色和功能。
(1)搜索文字
大家都有过查词典的经验吧?给你一本成语词典,你如何查出下列成语以完成填充题目?
天( )地( ) ( )屯( )聚
第一个成语的查法很简单,也很传统,但是第二个成语却并不容易查出。下面尝试使用搜索引擎寻找答案。
第一步:登录搜索引擎网站,如www.baidu.com。
第二步:输入关键词“屯聚 成语”,单击“百度一下”按钮,开始搜索。
第三步:单击搜索结果网页中的标题链接,进入相应网页。
在以上的关键词搜索中,“成语”作为第二个查找的关键词,用来限制查找的信息要与成语有关。通过以上试验,不难看出搜索引擎能够找到符合条件的很多网页,我们只要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2)搜索图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不同的搜索项目科学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如网页、图片、音乐等。
建议同学们围绕某个主题搜索信息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为此可参考以下关于“探究火星上是否有水”照片的搜索步骤。
第一步:选中搜索引擎中的“图片”选项。
第二步:输入图片关键词如“火星”,单击“百度搜索”按钮,开始搜索。
第三步:在搜索到的图片中单击中间的图片,放大显示。
3.基本要求:
(1)如果教学期间需要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演示即可。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如何运用“百度”搜索的“分类”搜索功能搜索不同种类的信息如:音乐、视频、图片等?
2.理论性较强的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学生学习经历,教师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难题有哪些解决方法?同学们通常都会想到上网百度一下,这时老师适时追问,大家知道百度网站是谁创办的吗?关于这个问题能不能上网搜索?老师请学生演示如何搜索答案,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又快又准的通过网络找到想要的信息,从而引入新课《搜索信息》。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搜索文字
请大家结合课本步骤说明,分小组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搜索成语“天( )地( )”,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搜集到符合条件的成语最多。
2.搜索成语“( )屯( )聚”,并用一句话概括成语含义,看哪个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个别辅导。
完成后评出搜索最快组,并请该组同学谈一谈是如何找到这两个成语的,用到了哪些关键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总结,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搜索过程中遇到的不健康的内容,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
任务二:搜索图片
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本关于“图片搜索”的操作范例,然后搜索“2015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你是如何快速搜索到这张图片的?
2.你搜索到的图片是原始图片还是原始图片的预览图?如何获得原始图片?
3.如果想找一张大图片做背景图片,在搜索图片时应该如何操作,可以更快的找到符合要求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操作经验:在搜索过程中选中图片,这样搜索速度快且准;还可以在搜索时加入关键词配合进行查找。
(三)巩固提高
现在我有一个难题想让大家帮我解决:我想假期去云南大理旅游,想让大家帮我查一下从北京到大理有几种乘车路线,大理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大家积极踊跃的帮老师解决问题,并搜索到大理的风景图片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学生的搜索结果,并给予表扬鼓励。
(四)小结作业
1.小结: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
2.作业:学生利用所学的搜索信息的知识完成对“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图片及时间地点的搜索”
【板书设计】
搜索信息
一、搜索引擎的发展
二、搜索文字
三、搜索图片
三、答辩题目及解析
1.如何运用“百度”搜索的“分类”搜索功能搜索不同种类的信息如:音乐、视频、图片等?
【参考答案】
首先打开IE浏览器,然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s://www.baidu.com/”这个网址,得到如下的界面
2.理论性较强的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无趣,学生积极性不高,但这些理论知识又是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在这类课堂上,我会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讨论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讲授过程中尽量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穿插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故事等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奥妙-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上午江苏省南京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计算机的奥妙-计算机硬件系统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设置必要的互动环节。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哪些?
2.教学板书的作用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CPU、鼠标、键盘、U盘等图片,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学生知道一部分,它在计算机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表示不清楚。教师引导:这些都是我们电脑的组成部件,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在哪里吗?顺势导入新课——计算机硬件系统。
(二)新课讲授
首先,提问:在学习这些设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是物质基础,是软件的载体。硬件系通常指机器的物理系统,是看得到、摸得着的物理器件。
教师提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都有些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能够说出: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但是学生不明白到底是计算机中的哪一部分。这时教师打开计算机主机箱,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有哪些结构?学生可以看到主板,然后看到上面的CPU,这时教师作出解释: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件组成,控制器负责指挥和控制其他各个部件协同工作,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执行机构,负责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
接着让学生根据课本找到内存条,教师讲解:内存条是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的一种,并介绍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并根据命令提供数据给有关部分使用,它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内存的概念,思考,内存条是属于哪一种内存?学生思考后回答属于RAM,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教师引导RAM的特点是随机读或写,断电后丢失,我们知道假如电脑断电后未保存的文档的内容会消失,而我们的文档内容保存在内存中,随时读写,所以内存条是RAM。ROM是计算机出厂时内置在电脑中的,比如BIOS,使用者是不可以更改的。教师提问:上课前,老师展示的U盘就属于存储器,那同学们想一想它属于外存储器还是内存储器呢?学生都能回答出属于外存。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输入输出设备,并请学生总结: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装置之一,主要作用是把程序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计算机适用的编码,并按顺序送往内存储器;输出设备是用来显示或打印输出计算机处理数据结果的设备。
(三)巩固提高
抢答游戏:教师说设备名称,学生说:功能以及所属类型。比如移动硬盘(外存)、显示器(输出设备)、鼠标(输入设备)、触摸屏(既是输入又是输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所学知识。
作业:让学生思考软件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计算机硬件系统
1.CPU
2.存储器
3.输入设备
4.输出设备
三、答辩题目及解析
1. 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操作系统:对所有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及分配的核心软件,如DOS、Windows、Linux等;
2.程序设计语言:用于编写各类计算机程序,它是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如C语言、C++、VB等;
3.数据库系统:用来测试计算机性能,诊断并排除计算机故障,使用户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软硬件资源的服务程序,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
2.教学板书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帮助实现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优秀的板书,高度浓缩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量,可使学生见微知著,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的。
(2)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结构:好的板书则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抓主剔次,把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形成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巩固记忆。
(3)强化直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板书可以通过图形、图表、线条、符号等形式使教材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促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领会,提高学习效率。
(4)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结合扼要的板书和教师的讲解与描述,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