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报班

在线模考

教案模板

视频教学

直播课程

网校课程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题库 >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模拟试卷一【答

时间:2019-10-24 11:54    来源:未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旋律发展手法。然后分析选项A,螺蛳结顶是音乐创作的一种技法,指将原有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选项B,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选项C,同头异尾是指旋律在变化重复时,只有尾部变化,其余部分都保持原样;选项D,模进是指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移到不同音高上进行重复。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A。

2.【答案】D。解析:首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曾侯乙编钟。其次分析,曾侯乙编钟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全套共65件,分列8组,总音域跨5个八度,青铜铸造,制作精美。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D。

3.【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我国当代音乐史中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然后分析选项A,《我们走在大路上》是李劫夫的作品;选项B,叙述正确;选项C,《风·雅·颂》是谭盾的作品;选项D,《我爱祖国的蓝天》是羊鸣的作品。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劳动号子。然后分析选项A,属于劳动号子中搬运号子;选项B,属于劳动号子中农事号子;选项C,属于劳动号子中的作坊号子;选项D,属于山歌当中的信天游,不符合题意。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D。

5.【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比才的歌剧。其次分析歌剧《卡门》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通过卡门的爱情悲剧,塑造了倔强、任性的吉普赛女郎形象。其中《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用西班牙风格的旋律和节奏塑造了卡门性格的倔强、热情、坦率、敢作敢当的形象。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A。

6.【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冼星海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其次分析《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分别为《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然后分析选项A,《黄河颂》的演唱形式是男声独唱;选项B,《黄河船夫曲》素材来自陕北民间的劳动号子;选项C,选项正确;选项D,《保卫黄河》采用轮唱的演出形式。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C。

7.【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音乐术语。其次分析选项A,急板;选项B,柔和、甜美的;选项C,连贯的;选项D,进行曲风格的,符合题意。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D。

8.【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舒曼创办的《新音乐杂志》。然后分析选项A,《音乐小杂志》是由李叔同创办的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音乐杂志》是“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于1920年创办,蔡元培任会长;选项D,“大卫同盟”是舒曼创办的音乐组织。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B。

9.【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木管组乐器。其次分析可知,木管组乐器包含有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然后分析选项A,是大管;选项B,是单簧管;选项C,是双簧管;选项D,是圆号,圆号属于铜管组。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专辑《神奇秘谱》。然后分析选项A,《乐书》是北宋陈旸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选项B,《碧鸡漫志》是南宋王灼撰,这是一部研究歌曲的专著;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乐记》是儒家音乐思想之集大成,是具有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专著。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其次分析《蝴蝶夫人》是普契尼最具东方色彩的歌剧作品之一。故事表现了纯洁真诚的日本少女巧巧桑不幸的爱情遭遇。分析选项A,《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作品,叙述了中国古代一位冷酷、残忍的公主以猜谜选婿为由杀害倾慕自己的男子,最终被聪明、善良的鞑靼王子卡拉夫的真诚所感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罗恩格林》是瓦格纳的作品,剧情选自中世纪德国的传奇故事《天鹅武士罗恩格林》;选项D,《茶花女》是威尔第的作品,作品描述19世纪上半叶巴黎上流社会名妓维奥列塔与青年才俊阿尔弗莱德的爱情故事。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僧侣圭多发明的“圭多手”视唱教学法。其次分析,11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僧侣圭多发明了四线谱、六声音阶唱名法以及“圭多手”视唱教学法。然后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纽姆谱是8世纪开始,抄写圣经的人就在歌词上方标写了一些简单的符号,指示语言声调的变化;选项C,有量记谱法是德国音乐理论家弗兰克在《有量歌曲艺术》一书中,提出了标明音的长短的设想,促成了“有量乐谱”的产生;选项D,是柯达伊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迪克西兰爵士乐的代表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其次分析迪克西兰爵士乐始于1912年,吸收了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的成分,形成一种由小号领走的小乐队即兴演奏的特色。然后分析选项A,诺拉·琼斯是自由爵士乐的代表人物;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施托克豪森是电子音乐的代表人物;选项D,梅西昂是序列音乐的代表人物。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贺绿汀的作品。然后分析选项A,《嘉陵江上》是独唱作品;选项B,《垦春泥》是合唱曲;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天涯歌女》是电影歌曲。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然后分析选项A、B、C是艺术教育的具体任务;选项D,符合题意。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其次分析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然后分析选项A,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检验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选项B,终结性评价是在期末结业时候进行的检测;选项C,自评是学生以对自我的描述性评价为主;选项D,他评是教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音乐成长记录册上的评语,以及对音乐聆听、分辨、现场演唱、演奏等形式的评价。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D。

17.【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柏辽兹的交响曲作品。其次分析选项A,《特洛伊人》是柏辽兹的歌剧作品;选项B、C、D,符合题意。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A。

18.【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装饰音记号中的回音。其次分析回音分为两种演奏方式,四音(上主下主)和五音(主下主上主)。然后分析选项A、B、C符合题意;选项D,选项中的奏法对应的是逆回音的记法。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D。

19.【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西方音乐史上的最早的歌剧作品名称。其次分析西方音乐史上最早的歌剧作品,是由诗人利努契尼,作曲家佩里根据神话故事而作的《达芙妮》。然后分析选项A,《奥菲欧》是巴洛克初期意大利威尼斯歌剧代表性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在曼都瓦宫廷任职时的歌剧作品,是近代歌剧的起点;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尤丽狄茜》是由作曲家丁·佩里在1600年所写,是西方公认的第一部西洋歌剧,开创了歌剧的新纪元;选项D,《金苹果》是为奥地利皇室婚礼而作的一部歌剧,作者是切斯蒂。最后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为B。

20.【答案】D。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江南丝竹”所用的乐器。其次分析“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的丝竹音乐。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箫、笙、鼓、板、木鱼、铃等。江南丝竹音乐格调清晰、秀丽,曲调流畅、委婉,富有情韵。然后分析选项A、B、C符合题意;选项D,马头琴属于蒙古族的拉弦乐器,不合题意。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1.【答案】B。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复调写作手法中模仿的常见手法。其次分析模仿的常见手法中分为,“音程模仿”,应句在起句上方或下方以固定音程方式进行模仿;“扩大模仿”,当应句模仿起句时,每个音的时值按一倍或两倍的比例加以伸长,形成旋律句法长度上的变化;“紧缩模仿”,当应句模仿起句时,其节奏按比例加以缩短,形成旋律句法长度上的变化;“倒影模仿”,当应句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倒影来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逆行模仿”,当应句声部模仿起句时,以起句的逆行形式写作,即应句模仿起句时或乐节加以首尾倒置,形成旋律方向上的变化。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2.【答案】A。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中世纪世俗音乐。其次分析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以流浪艺人、法国游吟诗人和德国恋诗歌手为主。然后分析选项A,法国游吟诗人的歌曲以爱情题材为主,歌曲分为康佐、晨歌等多种类型;选项B,流浪艺人出现于13-14世纪,在欧洲四处流浪的音乐艺人。他们常在村头街巷与杂技艺人混合表演;选项C,路岐人是中国;选项D,德国恋诗歌手出现于12-14世纪德国,成为中世纪德国世俗音乐的代表。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3.【答案】C。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形式甘美兰。然后分析,甘美兰是传统印度尼西亚锣鼓合奏乐团的总称。甘美兰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演奏旋律的和掌握节奏的。因为乐队中锣的数量很多,在合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被称为“锣群文化”。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4.【答案】A。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音乐鉴赏的审美心理因素。其次分析审美心理包括理解、情感、想象、注意、感知、联想六个要素。然后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感知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选项C,审美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选项D,人文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5.【答案】D。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新课导入方式。其次分析导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诱发兴趣、导入新课。然后分析选项A,创境导入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深入体验音乐内涵;选项B,故事导入指教师以故事,引入整节课的内容,采取寓意深刻又轻松幽默的故事导入;选项C,选项错误;选项D,激趣导入指在教学一开始设计由教师展示或者邀请其他同学展示,既能够很好调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选项正确。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6.【答案】D。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乐器古琴。其次分析题目描述的是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其中伯牙所擅长演奏的“琴”是“古琴”。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等,琴的形制在两汉时期趋于成熟。然后分析选项A,图中是日本乐器筝;选项B,图中是韩国乐器伽倻琴;选项C,图中是中国传统乐器古筝;选项D,图中是乐器古琴,符合题意。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7.【答案】D。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门德尔松的称号。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早期时期德国的作曲家,代表作品有《仲夏夜之梦》《无词歌》等,因为作品如诗与画一样美丽,被称谓音乐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8.【答案】A。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戏曲表演的基本功。然后分析相关知识可知“四功五法”中“五法”分别指,手、眼、身、法、步。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9.【答案】C。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课程内容中创造领域。其次分析创造领域分为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编、创作实践三个部分。然后分析选项A,演唱属于表现领域;选项B,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选项C,创作实践属于创作领域;选项D,综合性艺术表演属于表现领域。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30.【答案】C。解析:先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中国当代音乐史中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然后分析选项A,《爱我中华》属于徐沛东的代表作,汪莘代表作为《歌唱祖国》;选项B,《星星索》属于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郑律成代表作为《星星歌》《长征路上》;选项C,选项正确;选项D,《红旗颂》属于吕其明的代表作,施光南代表作为《祝酒歌》《伤逝》等。最后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二、音乐编创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31.【参考答案】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2.【参考答案】

(1)曲式结构图

(2)曲式结构为并列单三部曲式。

(3)歌曲《啊,中国的土地》是一首并列单三部的抒情独唱曲。歌曲旋律优美、感情真挚。第一乐段曲调委婉,句尾反向大跳、使该曲颇具感染力;第二乐段以离调的形式形成新的色彩变化,表现人们甘愿像种子、百灵、杨柳、青松那样报效祖国;第三乐段以延长高音的形式推入高潮,词曲和谐的结合,旋律起伏跌宕,深沉而又细腻的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炙热而深邃的情感。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5分)

33.【参考答案】

《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能够感受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感受音乐的多元化,感受祖国的壮丽景象。

【过程与方法】

采用“欣赏法”“互动法“”以及小组合作等方法,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了解民歌的分类以及西北民歌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歌曲,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并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西北部的风景图片,并提问:这是哪里?有什么特点?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这是我国西北部,这里面积广大、干旱缺水、荒漠广布、风沙较多、生态脆弱、人口稀少。继而引出本节课主题《高亢的西北腔》,并介绍我国民歌的种类以及特点。

(二)聆听歌曲

1.教师播放《上去高山望平川》,并提问:歌曲有什么特点?歌曲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聆听后回答,旋律高亢悠扬,听起来有些深沉。教师总结,并介绍山歌“花儿”的特点。

教师展示曲谱和歌词,弹奏钢琴范唱歌曲,学生轻声哼唱。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钢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高亢悠扬。

2.教师播放歌曲《刨洋芋》,并提问:歌曲的感受和描绘的场景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歌曲描写的是农民收获后的场景,表达喜悦的心情,并介绍歌曲的创作手法以及特色。

教师展示歌词曲谱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拍节奏演唱歌曲,体会歌曲喜悦的情绪。

3.教师播放歌曲《脚夫调》,并提问:歌曲的感受是怎样的?相比于之前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以及共同点?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后回答,歌曲有些寂寞惆怅,旋律非常自由。共同点是旋律悠扬高亢,形象生动。教师根据回答介绍信天游的歌曲特征以及《脚夫调》描写的场景。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西北民歌特点,并展示歌词演唱歌曲。

4.师生共同再次演唱歌曲,从中体会西北民歌的特色,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的多元化,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

(三)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歌曲《小白船》和《黄土高坡》,学生分组对比两者区别,并且选出哪一首是西北民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讨论结果,教师予以鼓励性评价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留下开放性作业,搜集其它西北民歌来听,下节课交流。

五、板书设计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4.【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问题案例。材料中的音乐老师虽然很详细并且生动的讲解了《霸王别姬》以及《贵妃醉酒》的故事,也介绍了梅兰芳以及他的“梅派唱腔”艺术。但是这位教师忽略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

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案例中老师多在讲授,而没有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思考,只关注到了学,而忽略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违背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同时。课堂中教师也并没有重视到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违背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综上所述,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5.【参考答案】

(1)分析: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凸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拓展延伸以及小结作业环节均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为主。

(2)改正建议:

拓展延伸:

教师播放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由学生进行分组配乐诗朗诵练习。练习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教师予以鼓励性他评。

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在此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留下作业,请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音乐资料(曲谱、音像等),下节课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和交流。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

帮助中心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帮助中心

全国客服热线:400-029-1116
联系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乘车路线:1.乘19路、44路、215路、215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陕师大门面房A段5号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陕西创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陕ICP备150025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