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报班

在线模考

教案模板

视频教学

直播课程

网校课程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题库 >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二【答

时间:2019-10-24 12:02    来源:未知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答案】D。解析:上皮组织的机构特征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一般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肌组织中肌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中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答案选D。

2.【答案】A。解析:在大腿屈的情况下,再伸小腿,由于股直肌已在髋关节处屈,要再使小腿伸就感到力量不足,因此动作较难完成。答案选A。

3.【答案】B。解析: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紧密,以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如肌腱、韧带。答案选B。

4.【答案】B。解析:脂肪组织是人体内最大的能量和养料储存库。答案选B。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向心收缩的理解。向心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牵拉其附着的骨杠杆做向心运动,这种收缩又叫缩短收缩。另外注意,对于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主要指所做动作的原动肌而言的。

6.【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对拉长、缩短和等长收缩的概念的准确理解掌握。

肌肉三种收缩形式的特点:缩短收缩(向心收缩)是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负荷)时,肌肉缩短,牵拉其附着的骨杠杆做向心运动;作用是实现各种加速运动和位移运动。如高抬腿、屈肘、挥臂等;此时肌肉做正功。拉长收缩(离心收缩)是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的作用。如落地缓冲、步行下楼梯。此时肌肉做负功。等长收缩是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并不变化,这种收缩叫等长收缩;作用是起支持、固定和保持某一姿势的作用,例如支撑、悬垂、站立等。此时肌肉不做功。

7.【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特点。快肌纤维特点,快肌纤维又叫白肌纤维,直径较慢肌纤维大,线粒体少,ATP酶活性较高,有氧代谢能力较弱,无氧代谢能力强,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抗疲劳能力弱;慢肌纤维特点,慢肌纤维又叫红肌纤维,直径较慢肌纤维小,线粒体多,ATP酶活性低,有氧代谢能力强,无氧代谢能力较弱,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抗疲劳能力强。

8.【答案】A。解析:长跑运动员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较高,短跑运动员肌肉中乳酸脱氢酶和磷酸化酶活性较高。

9.【答案】B。解析:肌肉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TP,间接能量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

10.【答案】A。解析:三大功能系统供能特点。磷酸原系统概念为通常是指ATP和磷酸肌酸(CP)组成的系统,由于二者的化学结构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供能特点是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类中间产物。若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2s左右。肌肉中CP的贮量约为ATP的3-5倍。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为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运动项目。

11.【答案】D。解析:有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训练以及长距离的匀速跑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最能发展肌肉耐力的方法是负荷强度小,重复次数多。

12.【答案】B。

13.【答案】A。解析:运动中体温升高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及运动员训练水平因素有关,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体温升高幅度越大。

14.【答案】C。解析:维生素D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促进骨组织的钙化;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缺乏病症表现为儿童发生佝偻病;成人出现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症。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A。解析: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学堂均开设“体操课”“练习兵式体操,以肆武事”,每周2~3学时,教师多由军人充任。

19.【答案】A。解析: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程的发展,运动队的经费来源也必然是多渠道和多层次的,而政府拨款是主要的财政支持。

20.【答案】D。解析:课外体育锻炼指体育课以外的锻炼,课前热身属于课上的活动,答案选D。

21.【答案】A。解析:《全日制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选A。

22.【答案】B。解析: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是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体育教学评价具有激发动力的功能。正确、公正的评价,尤其是肯定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和提高师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定的评价、其积极性会有某种程度低落,但往往会使师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差距及其原因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及时改正;诊断功能是对体育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能力,从而判断体育教学成就的成效和不足、矛盾和问题。答案选B。

23.【答案】D。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心理健康目标包括为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目标包括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答案选D。

24.【答案】B。解析:体育课堂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环境而合理采用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易行、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效果的组织保证。行政班(男女合班):它是以自然教学班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即男女混合班上课。优点是形式固定、组织方便,学生相互了解。缺点是学生之间或男女性别的差异、体质健康差异难以区别对待;不便于对好、差生的两边照顾。答案选B。

25.【答案】B。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是指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答案选B。

26.【答案】A。解析:班内分组教学是它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轮换两种形式。答案选A。

27.【答案】A。解析: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持球姿势、预备动作、预摆和滑步、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因此,答案选A。

28.【答案】D。解析:起跳腾空后放下摆动腿,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向后摆。因此,答案选D。

29.【答案】B。解析:一个运动员的跑速是由步长和步频来决定的。因此,答案选B。

30.【答案】D。解析:双手抢篮板球的优点是握球牢;单手抢篮板球的优点是触球点高,控制空间面积大;点拨球的优点是触球点高,可以直接补篮和缩短传球时间。因此,答案选D。

31.【答案】B。解析:搏斗运动时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包括散手、推手、短兵和长兵。

32.【答案】B。解析:体育教学目标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根据教学目的而提出的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教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意实现的标志,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学校体育目标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答案选B。

33.【答案】A。解析:小群体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分组教学相似,但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需要,是以学生自愿、自由组合为主的。一般可分为合作型分组、友伴型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形式。

合作型分组是指把班级学生按一定的原则(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分组,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分别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是根据学生需要协调小组活动,学生相互交往,取长补短,发挥集体合作精神。答案选A。

34.【答案】B。解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答案选B。

35.【答案】B。解析:分组不轮换:分组不轮换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地安排课的顺序,使各组同时学习一种教材,学完一个教材后,各组再同时学习另一种教材。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全面照顾学生,能够按照教师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和运动量,灵活地掌握教学时间。如果上课的各种条件都具备,应尽可能采用这种组织形式。新班级、低年级、组织纪律较差的班级,更应该尽量采用。答案选B。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参考答案】

(1)调整赛前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3)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速度,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37.【参考答案】

①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化(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等;

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师生转变关系;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给学生心理支持;注重培养自律能力等;

③教师成为研究者参与者(教师不再是机械执行者、法官和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好合作伙伴,帮助找研究的起点,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行动的策略,实施与检验行动等。

38.【参考答案】

(1)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由于运动技能的复杂性,在管理上达成师生间默契,并用制度的形式来约束与协调学生的发展。

(2)按能力水平分组,充分利用竞赛杠杆原理。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竞争性,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3)正确的归因教育。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运动技术练习过程中失败与挫折的各种原因,使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全面正确的归因。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在可控因素——努力方面进行归因,从而有益于维持动机的强度。

(4)不断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反馈。体育教学中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学生坚持目标和修正目标,适时、适量的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状态,体验成功感觉,能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坚持目标和努力学习的欲望,使已有的动机得到强化。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39.【参考答案】

(1)案例中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第一是物质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代替了步行,健康早餐取而代之的是小摊小铺里的油炸高热量的垃圾食品,缺乏运动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威胁着生命健康;第二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学生放学打打球爬爬山远比放学后回家玩电脑看电视的方式健康的多,不仅身体上得到锻炼,也更亲近自然。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还有社会经济环境;健康的发育状态;个人的能力和支持;人类生物学和遗传;卫生服务等。

(2)首先,运动能促进机体健康,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体格强壮,提升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学生坚持运动后身体各方面机能明显提高,精力更充沛,更有精气神;其次,运动对思维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课下养成好的运动习惯,思维更加活跃;最后,对人的情绪有良好的影响,学生能开心愉悦的面对学习压力,快乐的学习。

40.【参考答案】

(1)不同:甲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乙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循环练习法、小群体学习法。

(2)影响:甲教师安排的课程内容紧密有序,有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投掷技术;乙教师因材施教,遵循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设计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

41.【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

帮助中心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帮助中心

全国客服热线:400-029-1116
联系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乘车路线:1.乘19路、44路、215路、215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陕师大门面房A段5号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陕西创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陕ICP备150025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