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报班

在线模考

教案模板

视频教学

直播课程

网校课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案

时间:2019-11-17 17:08    来源:未知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4.明确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难点】

文化建设为什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三、教学方法

媒体教学法、情景设置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材料: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共十九大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设置疑问:在当代中国,要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呢?(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阅读P98“五个视点”,老师指导总结。

视点一: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

视点二: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主题):

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

视点三:这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

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视点四: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旨归;

视点五: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坚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博采兼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道。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多媒体出示课本P95页综合探究素材:“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学生探究,老师指导点拨,形成结论。

结论: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的先进文化。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为什么这么说?学生思考,老师总结归纳。

结论: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新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该时期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2)发展当代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基本特征:“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文化。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为什么)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探究“必由之路”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课本P95页综合探究素材:“四个视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学生探究,老师点拨归纳。

结论: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过渡:多媒体呈现并讲解思维导图

讲解思维导图,并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原因。

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要性)

过渡:呈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的视频片段,并设置疑问: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所所说的文化自信是什么?教材中的文化自觉又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表现?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结论:

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

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老师强调: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具有坚定的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坚定地推进文化发展及文化指导下的人类社会能动地发展。

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老师指导: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组织学生抢答。

课堂练习:

1.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观点错误;我国要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改造落后传统文化,③说法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2.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要对民族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

③应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排除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不合题意;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③④正确,故选D。

环节四:小结作业

多媒体呈现知识框架,带领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并板书。

作业:观看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写观后感。


更多精彩扫下方二维码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推荐

帮助中心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课程试听   直播课堂

帮助中心

全国客服热线:400-029-1116
联系电话:029-85568912 87555512
乘车路线:1.乘19路、44路、215路、215区间、217路、229路、239路、323路
2.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C出口向南500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陕师大门面房A段5号

邮箱:dadejiaoyujituan@126.com 官方网站:http://www.dade100.cn
陕西创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陕ICP备15002534号-1